发布日期:2024-12-03 01:06 点击次数:59 |
11月12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出6991.3万元,占总成交额7.68%,游资资金净流入481.74万元,占总成交额0.53%,散户资金净流入6509.56万元,占总成交额7.15%。
11月12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入587.53万元,占总成交额50.68%,游资资金净流出192.32万元,占总成交额16.59%,散户资金净流出395.2万元,占总成交额34.09%。
11月8日,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论坛•影视融合篇在广东文学馆开幕。
本次论坛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,汇聚了众多影视行业的资深编剧、制片人、电影公司董事长及知名作家,共同探讨文学与影视之间的深度融合与相互影响。
论坛现场。
编剧需要被原著打动
论坛上半场主题为“从小说到剧本”,发言嘉宾包括电视剧《水浒传》《双旗镇刀客》编剧、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总策划杨争光,张艺谋文学顾问,电影《活着》《霍元甲》《英雄》《十面埋伏》文学策划、编剧王斌,中国青年出版社原总编辑、《人世间》图书责编李师东,著名小说家、《盲井》原著作者刘庆邦,以及电视剧《人世间》编剧王大鸥。五位嘉宾分别以自己的代表作以及与文学相关的影视作品为例,分享了从小说到剧本的创作心得与经验得失。
从左至右为张英、刘庆邦、杨争光、王斌、李师东、王大鸥。
杨争光认为,一个好的文学母本首先应当能够吸引改编者本人,并且具备一个鲜明且贯穿始终的立意、主题,通过人物命运的演变在故事中得以体现。此外,他还着重强调了人物关系在电视剧和电影中的核心地位,指出富有戏剧性的人物关系是驱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。
“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应过分迎合影视改编的需求,而应坚守文学自身的规律、特征和使命。”王斌通过结合改编《菊豆》《活着》等的经验,详细阐述了文学作品转换为影视作品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,并指出作品的主题应当首先能够打动改编者本人,而非仅仅依赖于人物或情节的吸引力。
“文学作品向影视作品转化既艰难又富有创造力,需要编剧在充分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,进行巧妙的改编和创新。”李师东以《人世间》为例,其编剧王大鸥在改编过程中,不仅成功地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和核心价值,还通过细腻入微的细节处理和生动逼真的画面呈现,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,从而实现了文学与影视之间的融合和互相成全。
作为一位资深小说家,刘庆邦认为,小说和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,小说更注重文学性和内心世界的描绘,而影视则更注重戏剧性和视觉效果的呈现。作家在创作时应坚守文学的尊严,不应过分考虑影视改编。同时,他也提到,影视改编对小说的反哺作用,好的影视改编可以带动小说的传播。
论坛现场。
王大鸥强调,作为第一读者,需要被原著打动,并思考这种感动是否具有共性,能否与大众产生共鸣。改编过程中需要进行理性的思考,寻找原著中与大众产生联结的共性元素,如孝道等,并试图通过展现这些元素与观众产生共鸣。“小说创作应保持文学的独立性和文学性,因为小说和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,小说更注重内心世界的描绘,而影视则更注重戏剧性的呈现。小说创作时应适度削弱戏剧性。”
艺术门类之间不应有高下之分
论坛下半场的主题为“从剧本到影视”。嘉宾包括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、《手机》《人活一句话》《飞》等电视剧的编剧宋方金,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、上海电影(集团)公司原董事长任仲伦,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义军,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以及金庸系列剧制片人、《三国演义》《笑傲江湖》《水浒传》等剧制片人张纪中,以及作家、编剧、《五号特工组》《分界线》等剧编导潘军。
从左至右为张英、张纪中、王义军、宋方金、任仲伦、潘军。
在宋方金看来,随着网络平台对影视行业的深刻影响,编剧的地位有所变化,从传统的乙方转变为需要更多自主权和创造力的角色。“编剧应具备文学素养,尽管影视与文学存在差异,但编剧仍需像作家一样深刻理解和表达故事。”
“制片人需要像磨刀石一样,精心打磨每一个创作环节,确保作品既有艺术价值又能满足市场需求。”张纪中举了自己参与改编和制作的多部作品为例,如《笑傲江湖》《青衣》等,并分享了这些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趣闻和挑战。
“电影作为一种昂贵的艺术表达,需要同时满足技术性、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要求。”任仲伦认为,好剧本是好电影的基础,但并非所有好剧本都能拍成好电影。电影创作者需要在保持个性和私人表达的同时,努力赢得观众的共鸣。
王义军表示,艺术门类之间不应有高下之分,只有优秀与非优秀、好与不好、严肃与通俗的区别。文学是电影的基础,但电影也可以独立创作。民族精神构建在文学和艺术中有其重要性,例如,广东的喜剧精神和即时欢乐感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。
“作家在创作时应专心致志,不应过多考虑作品的商业价值。”潘军认为,作家应清楚自己想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,并享受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。“只有好东西才会受到关注,要被作品本身的震撼所征服。”
本次论坛通过深入的讨论与交流,不仅展示了文学与影视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,更为未来的影视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。与会嘉宾纷纷表示,文学与影视的融合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,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转化为影视作品,为观众带来更多美好的视听享受。
据悉,11月8日至10日,国内知名作家、港澳作家等将齐聚湛江,开展第四届“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”系列活动“新时代山乡巨变”主题采风活动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戴雪晴
图片:主办方提供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平台